陈照眀/文
著名歌星费玉清曾经深情地唱过一首歌,歌名叫《你是我永远的乡愁》,歌中唱道:“明月依旧容颜依旧/因为有你才有永远的乡愁/岁月悠悠念也悠悠/因为有你才有我不怕燃烧的胸口/拥抱永远的乡愁。”这首歌很能表达我写《儿时的味道》的意境和情感,也处处渗透着对家乡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和牵挂。主要基于这样五点考虑:
有一种儿时味道的悠长回味。儿时的味道,是一种原始的要求,是对原生态的向往。提起童年,每个人都有最美好的记忆。我的童年味道就是那香味扑鼻的碗碗籼子粥和偶尔才有的那绕有滋味的青菜摊烧饼,然而在我脑海中最挥之不去的便是放学后奶奶用中午来人剩下的红烧肉汤泡米饭。红烧肉给来人吃完了,可汤还是奶奶刻意留下来的,即使是这样我也满心欢喜,奶奶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会意的笑了。
有一种逝去岁月的默默怀念。人之所以对儿时味道念念不忘,我想有其复杂的情感因素和深刻的生活内涵。一种特色美食、一种娱乐形式、一段不了情等生活中的细小情节都能勾起人们对曾经过往的美好追忆。一丝甘甜、一股清凉、一缕幽香,儿时的滋味都会深深地埋在我们每个人最柔弱的角落。人生是一个单向旅程,所有的曾经过往都会一去不复返,都成了记忆中一个符号,再也不会重来。曾几何时,那些童年的故事经过岁月的风化,已经成为人生的积淀,成为美丽的传奇。曾几何时,那些英姿勃发的青年,经过时间的磨砺已经步入不惑中年或青丝变白发的老年,恰是夕阳西下时。曾几何时,那些不可预知的未来,伴着弥散的烟尘、早已尘埃落定,有了好的归宿。所以,人生漫漫,曲折蜿蜒,惟有初始的童年时期,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纯真无邪的日子,怀念童年的一切总能给我们内心带来更多的安宁和平静。
有一种回家吃饭的深情呼唤。味道因家而生,因家而暖,是故乡的灵魂和象征。“月是故乡明”、“味是家乡浓”,平日里最熟悉的并不是家乡那一阵阵的烟火气息,而是最能勾起心底温情的家乡味道,以及回家吃饭的声声呼唤。在外远行的孩子呀,你可知道,在家的妈妈一遍遍重复着你的乳名,循着你所在的方向,大声呼喊着让你回家吃饭。在外漂泊的游子呀,你可知道,家里有你亲人亲情的守候,这个港湾盼望着你的归期。在外闯荡的人儿呀,你可知道,家里有乡邻乡亲的等候,静待你事业有成凯旋而归,用最纯真的味道迎接你。
有一种幸福生活的美好赞颂。几十年的栉风沐雨、春华秋实,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取得了史诗般的进步。现如今肥沃的土地上已经进入到“丰美新粮仓.精美新生活、秀美新景色、谐美新文明、俊美新面貌”的崭新境界。《儿时的味道》的出现,也是对这种幸福生活和美好世界的赞赏、赞美和赞颂,吟变化、唱进步,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宽广。
儿时的味道,就是家乡的味道,就是妈妈的味道,每每听到这悠扬的旋律,这动听的歌谣,思乡的情意就会由然而生,想家的情景就会呈现而来,回家的情绪就会急迫而起,一刻也不能停息、一刻也不能停顿。